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院所文化 >> 院所动态 >> 正文

木工所党委组织“艰苦创业,无私奉献,弘扬红旗渠精神”主题党日活动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11-06-02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    为迎接建党90周年,5月27日,木材工业研究所党委组织近30名党员,前往河南省林州市,参观被誉为“人工天河”的红旗渠,开展“艰苦创业,无私奉献,弘扬红旗渠精神”的主题党日活动。
    河南省林州市(原林县)自古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区,历史上多次因大旱绝收使人民流离失所,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。解放后,60年代,林县县委为了彻底解决当地人民吃水难的问题,彻底改变林县严重缺水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,带领全县人民,在没有任何机械施工工具的条件下,全凭肩挑手凿,一锤一钎,苦干10年,削平了1250座山头,凿通了211个涵洞,架设了152座渡槽,在雄伟险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上,建成了全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──红旗渠。这一举世闻名的工程,不仅彻底解决了林县几十万群众的吃水问题,也使当地粮食亩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,更是孕育出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。
    展览馆里,党员们抚摸着那简陋的施工工具,注视着照片中浮肿的面庞上自豪的笑容;站在太行山陡峭的山腰,仰头望,虎头崖上白云朵朵,俯首看,山谷翠绿幽;青年洞前,听着导游的介绍,看着这当年由300名优秀青年组成的突击队,用时1年半,共挖砌石方近20万立方米,打通的这段长616米山脉,砌成了一条高5米,宽6.2米的涵洞,想想当时在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突击队员们仅靠每天6两的口粮和钢纤、铁锤这种简陋的工具,却造就了被誉为“中国水长城”的人工天河。这种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,大家由衷地感到,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凭借坚定的信念,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,才能造就这种人间奇迹。
    在今天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,作为工作在林业科技战线上的党员,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,在创先争优活动中,争创一流工作业绩,为发展现代林业、建设生态文明,做出自己的贡献。